2023年10月30日 · 张一卫教授课题组发表高效Li-CO2电池催化正极材料的最高新研究成果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一卫教授与南京理工大学杨勇副教授合作,在储能材料领域顶级水平水平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题为"Boosting Active Species Ru-O-Zr/Ce Construction at the
2023年3月27日 · 湖南大学"岳麓材料优秀学者论坛"第227期题 目:锂离子电池前沿技术报告人:何向明 教授 (清华大学)地 点:中四栋二楼会议室时 间:2023年3月30日(星期四)下午15:30主持人:刘继磊 教授邀请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报告人简介:何向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能源与材料
2024年5月6日 · 一、基本情况介绍1、团队简介"先进的技术电池材料"研发团队,依托于安徽省II类高峰学科,主要面向当今社会绿色能源、环境及电子市场的巨大需求,重点开展对新型电池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基础研究,通过对微纳米结构材料
2021年9月27日 · 按照学校推进"新的办学结构改革"总体战略部署,2018年1月,由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原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材料、化学和能源等相关学科合并成立材料与能源学院。
2022年4月7日 · 王倩,河北衡水人,四川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储能与动力电池材料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主要从事电化学、电化学储能材料、二次电池相关研究。
2023年4月13日 · 仅仅说材料方向,在高校生物、环境、材料、化学、物理、机械、能源等学院都有大批人以各种专业的名义在做材料相关研究,事实上以各种专业名义培养材料研究生。
2013年9月10日 · 太阳能电池分好多种,有晶硅太阳能电池、CIGS薄膜、CdTe薄膜、非晶硅薄膜、钙钛矿有机和染料。不同企业和高校研究领域和注重点不同,由于太阳能电池是重资本的制造业,因此学校很少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这些设备,所以现在的普遍现象:产业化方面,国内高校太阳电池研究普遍没有企业做的好
2024年5月22日 ·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新型电池材料的开发,如锂、钠、固态电池和钠硫电池以及电池电化学性能优化、循环寿命延长、能源密度提升、充电效率改进和环境友好性的改进。
2024年11月2日 · 开发选择加氢催化剂、选择氧化催化剂、废水处理催化剂、室温下空气净化催化剂、高效吸附材料和水处理功能材料。 储能材料与新能源技术 新型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材料的设计、结构表征、性能评估及器件组装技术的研究。
2021年3月31日 · 团队名称:能量转换和光电催化材料 团队所负责人:罗民。罗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化学学会和材料学会会员,宁夏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其
2022年11月10日 · 氢能催化材料:二维材料和碳材料等; 氢能催化反应:水分解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加氢和脱氢反应、电催化氧还原和氢氧化反应; 氢能催化器件:燃料电池、电解槽、光电
南京大学储能材料与电池技术实验室隶属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是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要研究组之一。目前,本实验室成员由教授,副教授,专职研究人员,科研助理,在读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组成。主要从事储能材料及电池技术的
2018年1月15日 · 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蓬勃发展,但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低、电池比能量低等问题成为了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富锂锰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 (M=Ni,Co,M) 具有比容量高
2023年7月5日 · 研究兴趣为先进的技术能源材料,包括锂金属电池、固态锂硫电池、锂离子电池、重质原油开采等领域。 先后主持军口纵向项目2项,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企业合
2017年9月20日 · 姓名唐伟职称教授、博导系所化学工程系职务无办公地址北四楼(交大旭邦)717室学位博士邮箱[email protected] .cn研究领域新能源材料、锂硫电池、锂(钠、钾)离子电池;电化学催化、固氮、二氧化碳转化教师个人主页https://a0103404
电催化和新能源范围可大了去了。电解水、燃料电池、锂电、钠电、液流电池、超电、光伏、半导体等都算新能源,甚至现在部分汽车行业也把自己算作新能源,而这其中只有电解水、燃料电池、锂电、钠电中的部分组件是涉及到电催化方向,应用面实际上窄的多。
2022年7月21日 · 本招生方向主要开展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钠)离子混合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和其他新型先进的技术化学电源关键材料、器件、系统的研究;从事电解水制氢、
2023年2月27日 · 王鹏,化学与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熊胜林教授。研究方向为锂-硫电池高性能催化材料的设计及机理研究。通过以活性位点优化为导向的催化材料体系设计,实现锂-硫催化化学的分子水平认知和高性能锂-硫电池体系的构筑。
2019年4月12日 · 湖南大学"天马材料研究论坛"第158期第二讲 题 目: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报告人:丁元力 教授/博导(湖南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系教师)地 点:工程实验大楼240、244 多媒体报告厅时 间:2019年4月16日周二下午2:30-4:00主持人:刘继磊 教授邀请人: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年9月27日 · (1)材料基因工程:基于先进的技术材料基因理念,设计并开发高通量材料制备、评价与表征装备,并应用于锂电池核心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同时结合第一名性原理计算及AI大数据分析构建材料基因数据库。
2023年7月6日 · 主要从事电化学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在锂二次电池(锂离子、锂硫)关键材料、纳米电催化材料设计和制备、纳米界面特性及电化学过程研究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
2021年1月14日 · 电池方向:大部分聚焦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方向,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几大类。电池类型,目前商业化电池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研究的比较早,研究人员也很多,目前竞争激烈,电池方向优势是目前企业从事锂电池相关的企业数量多,消费类电池
2017年12月4日 · 但从它属于材料大类的尿性来说,如果不做博后找教职,应该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说说我身边认识的几位做光催化的博士的出路吧。 师兄A,本来做电化学的(因为我导师硕士时做电化学),为了完成我导师硕士时的遗憾加一点情怀,花了四年时间长钛纳米管,发了1篇IF不到1的杂志(无机化学
2023年2月26日 · 目前联系了两位导师,一位是做纳米催化方向,一位是固态电池 方向,应该选择哪个呢,希望有前辈能回答一下… 首页 知学堂 发现 等你来答 切换模式 登录/注册 电池 电催化 固态电池 211材料硕士女生,电催化方向和固态电池方向哪个好
测试狗的同学们,2024-12-25 给大家推荐一波电化学入门经典书籍,中英文都有,除了电化学圣经之称的《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外,还有孙世刚的《电催化》、查全方位性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等等,共27本基础书籍和电化学分析相关书籍,彻底面能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
材料学院,教授 2013-02 ~ 2019-12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 ... 本人(h-index 23)主要研究重点为固态锂电池材料。固态锂电池由于有望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中比能量与安全方位性之间的矛盾而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主要发
2021年9月27日 ·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均有20年以上长期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成果积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近几年瞄准国际前沿与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材料和化学两个学科都已进入国际ESI全方位球排名前1%,并取得国家科技进步的步伐二等奖、省部级科技
2020年5月6日 · 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图1.高比容锂离子电池三元高镍正极材料 图2.MoS 2 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一次锂电池正极催化材料 图3.酞菁衍生物催化锂亚硫酰氯电池双活性点理论模型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图4.三维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抗
2021年9月24日 · 中南大学梁叔全方位、周江教授团队很厉害的。你可以联系一下,看他们团队是否需要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材料方面现在半导体行业和电池,新能源汽车领域就业很不错的。 更多信息欢迎微信关注公众号,会有更多高分子与新能源的交叉前沿研究推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