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载流子固相扩散能垒对超级电容器自放电过程的影响,可为储能器件的自放电抑制提供了广泛适用的设计依据。 该工作于 2023 年 4 月在线发表,我院硕士生闫小辉为第一名作者,原我院硕士生何岳(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在读博士生)为
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MOFs)Cu3 (HHTATP)2通过分子级孔调谐实现了优秀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具有高电导率和比表面积,以及增强的氧化还原活性,为能量存储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策略。 CHEMSOON-专业定制各类二维导电MOF材料.
2021年2月28日 · 自放电是在电化学双层电容器(EDLC)中发生的自发过程,可能会影响将其引入特定应用中。 近年来,一些研究调查了EDLC自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电位衰减的动力学,但扩散过程对自放电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
2019年4月21日 · 通过构建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的动态模型,模拟了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的循环伏安曲线,并定量探究和解析了离子溶剂化尺寸和扩散系数对电容性能的影响。
2024年4月18日 · 通过 赝 电容扩散与插层扩散过程的协同作用,3F-LTO@NC 负 极材料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即使在电流密度为 10 A g-1 的条件下也能保持 136.2mAh g-1 的比容量,在 0.5 A g-1 条件下循环 2 000 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 95%。
2022年12月18日 · 电解质离子扩散动力学对电化学能量存储具有重要影响。 在此,我们报告了 NiCoP 的固有孔隙率对加速电解质离子扩散动力学和调节充电/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的影响。
2024年4月24日 · 在当今背景下,赝电容的电化学特征的标志是(i)一个线性或伪线性电压和电荷状态之间的关系(dQ/dV), (ii)接近理想的电化学可逆性,(iii)表面-动力学控制。 赝容性材料的电化学特性通常通过 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试验或电化学阻抗谱(EIS) 来检验。
2020年9月5日 · 使用SrO设计了三个不对称器件,其复合材料(SrO / PANI和SrO / PANI / Gr)和活性炭(AC)作为电极,并且电解质浸泡的隔膜夹在固体包装的电池组件中。 进行电化学测量以检查固有性质。 之后,将邓恩模型应用于评估电容和扩散控制的贡献。 所得结果表明,SrO / PANI / Gr // AC表现出更多的扩散控制贡献,并且由于PANI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贡献而揭示了
2023年1月14日 · 包括迁移传质(migration,电势梯度差)、扩散传质(diffusion,浓度梯度差)以及 对流传质 (convection)。 其中, 迁移和扩散传质都是由于 电化学势差 导致,对流传质是由于溶液中受力
2023年5月5日 · 本研究基于预锂化氧化铌构建了具有共轭构型的超级电容器,该器件工作过程正负极反应环境相同且均使用同种载流子,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物相的氧化铌作为活性材料,即可构建用于阐明扩散能垒对自放电影响的理想研究平台用于证实上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