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 (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因此动力电池回收技术主要基于锂离子电池系统。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是动力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正极材料可能含有镍、钴、锰等过渡金属元素,电解液的成分包括有机溶剂与含氟的锂盐。
2024年9月4日 · 我国应该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与革新,突破余能检测、残值评估、重组利用等环节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包括:电池放电检测和寿命预测、电池放电快速检测手段、电池全方位寿命状态估算研究、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过程中的组件自动化/智能拆解及
2023年9月13日 ·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唐伟研究员团队将材料接触起电这一物理现象与催化学科交叉融合,提出接触电致催化新机制,并开发了一种绿色、经济、高效的锂电池回收技术。
2024年3月24日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努力于开发各种技术来回收和处理废旧电池。 目前,一些比较不错的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包括: 物理回收:通过物理方法及机械过程,如磨碎、筛选和磁性分离,将废旧电池分解成不同的组分,以便后续处理。 化学回收:利用化学方法,例如溶解、电解和还原,将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的材料提取出来,以便再利用。 热处理:通过高温处理废
2024年6月5日 · 他们突破现阶段萃取—沉淀—煅烧复杂三步法工艺,基于可持续浸出和共沉淀的再生策略,提出一步法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高质量再生方案和向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转变的新途径,使正极材料成本分别降低38.3%和73.6%,获得全方位新的低成本高性能下一代储能
2024年11月17日 · 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直接回收技术,能通过简单过程,直接修复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阴极材料,克服了传统回收方法的局限性。 这种创新方法可在常温和常压下进行,只需将废旧阴极材料浸入复原溶液中,即可有效补充锂离子,从而将其恢复至原始状态。
2024年7月1日 · 记者8月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高抗氨毒化的镍基碱性膜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其在阳极含10 ppm氨的膜电极组装中,能保持95%的初始峰值功率密度和88%的初始电流密度,远超商业铂碳催化剂。
2024年6月28日 · 锂电的回收再利用是指将退役锂电池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手段进行拆解,达到回收镍、钴、锰、锂等金属元素及其他可回收材料的目的。 目前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有湿法回收、火法回收和生物回收等。 湿法回收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对电极材料中的金属进行选择性地溶解,再分离浸出液体中的金属元素。 该技术具有回收率高、产品纯度较高、能耗较低的优
2023年6月15日 · 为进一步完善梯次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系,本文研究了当前梯次利用相关政策、标准及应用场景,并从电池回收与储能系统梯次利用两方面,分别对电池回收模式、老化原理、检测、筛选、状态估计、容量配置、控制策略等技术研究展开讨论。 最高后结合国内形势,探讨了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针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产业体系的形成提出建设
2024年9月10日 ·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张璇、吴秋伟、周光敏团队提出了一种针对退役电池的再利用和回收路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明确了应根据退役电池类型和健康状态(SOH)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再利用场景和回收方式,以降低成本并提升能效。 图1展示了所提出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再利用和回收路径决策框架。 图1. 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再利用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