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极板之间有一正电荷 (电量很少)固定在P 点.如图所 示,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 表示电容器两极板 的电压;φp 表示P 点的电势.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 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则 ( AC ) A.U 变小,E 不变 B.U 变大,φp 变高 C.U 变小,φp 不变 D.U 不变,φp 不变. 7.M、N两金属板竖直放置,使其带电,悬挂其 中的带电小球P偏离竖直方向,如图4-6所示下
2023年12月15日 · 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ε=εrε0,ε0=1/4πk,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定义式: 其中的这个定义式是一个计算公式,而不是真正决定电容C性质的公式,决定C性质的公式是根据电容器本身来决定的,上面有介
2020年5月29日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为匀强电场,大小为: E=frac{U}{d} (***) 其中:E为场强大小;U为两极板间的电压;d为两极板间的距离。
2020年10月25日 · 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量不想等,则有独特无比性原理知,会发生重新排列,即每个极板上的电荷在极板两则重新排列,最高终趋于稳定。 稳定后的两极板间向内的一侧带有大小想等且异号的电荷。
解:(1)未放入介质时,加上电压U后,电容器带电量为断开电源后,Q不变,σ也不变,两介质中的电位移为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为 介质中的极化强度为 (2)两介质接触面上的电位为※7、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相距为d,面积为S,电位差为U,其中放有一层厚为t的介质
实验设计思路是:让一个电容器充电后,测出其所带的电荷量Q和两极板间电势差U,再分别测量这个电容器在不带电量下的电压以获取多组数据,最高后通过Q~U图象来探究二者的函数关系。那么实际实验操作时该如何测量电容器的带电量Q和电压U呢? 二、难点
电容器的带电量是看它其中一块板的带电量的绝对值还是两块板的带电量的绝对值的和 物理电容器:"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要是一个极板带电一个极板不带电(就是两个极板带电荷量不同)要怎么算?
2019年10月15日 · 如果两极板的间距d远小于它们的宽度和长度,则该电容器的电容近似为 C=εA/d。 其中,ε为两极板间材料的介电常数。 对于真空介质,其介电常数为ε=ε0=≈8.85×10-12F/m。 那么对于其他物质,介电常数为ε=ε0εr,其中,εr为 相对介电常数。 扩展资料: 若保持电容器两板间距离d和正对面积S不变,而在其间加入介电常数为£的 电介质 时,电容器的 电
2024年1月15日 · 为什么电容器的两极板间会有电势差?根据电容器电容决定式 C=εS/4πkd,定义式C=Q/U,联立可得:Q/U=εS/4πkd,当在电容器中插入导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ε升高,所以U减小,即两极板之间电势差减
2018年11月2日 · 当极板距离减小时,电容器电容C增大,带电量Q增加,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反之亦然。 当极板的相对面积减小时,电容C减小,所带电量Q减小,但因极板间距离不变,极板间场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