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马勒推出受珊瑚启发的电池冷却板

2023年8月11日 · 德国汽车供应商马勒发布了一款新型电池冷却板,并认为这是一次"技术飞跃"。该公司的工程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开发了一种冷却通道仿生

动力锂电池液冷板冷却性能的优化分析

2023年9月7日 · 因此,液体管路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对冷板的冷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容量为 10 Ah的锂电池设计了串行结构冷板(下文简称冷板 a)与并行结构冷板(下文简称冷板 b),冷板在长宽的尺寸方面与电池保持一致,具体结构如图2 所示。

电池包液冷的核心—水冷板

2023年6月18日 · 冷板自身材料上,最高常见的方案是铝合金和铜金属,其中铜的导热效果更好,但是材料的价格要贵的更多,因此目前在乘用车电池包中主要采用的是铝合金。

解锁电池热管理技术:四大冷却技术比较

2023年10月20日 · 特斯拉4680CTC电池包内部的蛇形冷却板也采用了这种技术,以增大接触面积并提高冷却效果。图4 (a)锂离子软包电池的二次流蛇形通道冷却板示意图;(b) 方形LiMn2O4电池的微型U型冷却板示意图;(c) 方形 LiFePO4电池的蜂窝状流道冷却板示意图

新能源锂电池水冷板:深度解读与发展策略

2024年11月6日 · 水冷板散热器以其独特优势和高效冷却性能,成为未来散热新潮流。在新能源锂电池领域,水冷板通过将水导入电子设备内部,进行热交换,迅速传递热量,使电子设备保持

锂离子电池冷却固定一体化冷板散热研究

2023年7月17日 · 结果表明:与蜂窝状冷板相比,冷却固定一体化冷板可以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组最高高温度,并且采用一体化冷板冷却的锂离子电池组最高低温度高于同一工况下蜂窝状冷板冷却的电池组最高低温度,电池组组内最高大温差平均可下降13.3%;一体化冷板的质量较蜂窝状

一文看懂液冷板产业链,全方位新的"麒麟电池"周末持续发酵,锂 ...

2022年6月19日 ·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风口研报》液冷板产业链:① 宁德时代 首席职位科学家吴凯表示,宁德时代即将发布CTP3.0电池,即麒麟电池,其中电池将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钣,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②热管理系统是确保电池持续有效工作的重要途径,其中液体冷却比容大、

锂电池并行流道液冷板结构设计和散热性能分析_流量_材料_传热

2023年7月10日 ·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通常包含多个液冷单元,本文研究的一个液冷单元如图1 所示,它主要由电池模组、导热材料、液冷板以及其他辅助部件组成。 电池模组采用VDA 标准设计,每个模组包含4 个电池单体,采用1P4S 的连接方式,液冷板置于电池底部,通过导热材料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 底部液冷板内部结构设计如图2 所示,9 个流道沿液冷板宽度方向等间距

宁德时代CTP3.0麒麟液冷设计!_电芯_冷却_电池

2023年5月15日 · 新冷却板以加强体的方式插入电池排间,同时连接上盖和下箱体,起到传统横纵梁支撑保护作用;两排电芯共享一个冷却通道,相比一排电芯使用一个水冷板,减少冷却板数量,降低BOM成本,有轻量化的效果,更有利于快充时散热;…

储能锂电池包浸没式液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中国储能

2024年11月27日 · 作为最高成熟的液冷方案,冷板冷却技术利用冷板将电池热量传递给封闭在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液,实现热量的转移。 作为一种"间接式"的液冷实现方案,冷板技术相比风冷换热

锂离子电池冷却固定一体化冷板散热研究

2023年7月17日 · 结果表明:与蜂窝状冷板相比,冷却固定一体化冷板可以进一步降低锂离子电池组最高高温度,并且采用一体化冷板冷却的锂离子电池组最高低温度高于同一工况下蜂窝状冷板冷却的电池组最高低温度,电池组组内最高大温差平均可

动力锂电池液冷板冷却性能的优化分析

2023年9月6日 · 摘 要:为提升电池液冷板冷却性能同时降低其自身能耗,本文提出了两种流道结构的液冷板,以液冷板与被冷却的单体电池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电池与液冷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不同冷却液的流量下电池温度场的最高大温差、平均温度以及冷却液进出口压差等参数进行分析。

动力锂电池液冷板冷却性能的优化分析

2023年9月6日 · 摘 要:为提升电池液冷板冷却性能同时降低其自身能耗,本文提出了两种流道结构的液冷板,以液冷板与被冷却的单体电池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电池与液冷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对不同冷却液的流量下电池温度场的最高大温差、平均温度以及冷却液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冷却板专利解析

2022年6月27日 · 实际上麒麟电池的冷却板还是基于对电芯大面进行冷却。 大面冷却不仅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同时可以实现电池单体上下均衡的冷却效果。 上篇文章《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专利解析及短评》中的判断信息有误(也是基于

锂离子电池冷却固定一体化冷板散热研究

2023年12月11日 · 由图13(a)可知,随着入口流量增大,2种冷板冷却下的锂离子电池组最高高、最高低温度均逐渐降低,在冷却液入口流量从30 mL/min增大到60 mL/min的过程中,采用蜂窝状冷板冷却的锂离子电池组最高高温度始终高于采

技术分享 | 储能电池液冷技术对比与解析

2024年10月17日 · 储能电池均温液冷板是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散热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池的温度,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方位性。液冷板可以通过液体循环来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池的温度。目前,液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具有均热板和微通道冷板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热性能 ...

2022年12月13日 · 随后,放电率(1C、2C、3C)、微通道冷板的排列和宽度的影响,研究了冷却剂入口速度和冷却剂温度对系统冷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对流冷却和微通道冷板冷却相比,混合微通道冷板和均热板冷却方法具有更低的最高高温度和更均匀的温度分布。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冷却板专利解析

2022年6月27日 · 在近期 宁德时代 官方公布的麒麟 电池 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麒麟电池中的多功能弹性夹层是由进出水管回路和众多个冷却板共同组成。 将传统的只起到冷却散热功能的冷却板迭代升级为集结构支撑,冷却散热,电芯隔热

锂离子电池仿生叶脉流道冷板散热研究|中盈新能(深圳)科技 ...

2023年10月9日 · 仿生叶脉流道冷板分支角度从35°向45°变化时,其冷却性能逐渐提高;仿生叶脉流道冷板冷却性能随入口流量的增大而提高。 2)仿生叶脉流道冷板进出口压降随着流道分支角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流道分支角度为42.5°时取得最高小值。

风冷、液冷还是直冷?解析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温控技术

2019年1月1日 · 这主要是通过冷却与加热来实现,这里我们对风冷、液冷、直冷三种冷却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风冷 该技术利用自然风或风机,配合汽车自带的蒸发器为电池降温,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在早期的电动乘用车应用广泛,如日产聆风(Nissan Leaf)、起亚Soul EV等,在目前的电动巴士、电动物流车中也

锂电池微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 锂电池微通道液冷板散热 ...

2023年4月26日 · 锂电池微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田少鹏,唐 豪,龚 振 引用本文: 田少鹏,唐 豪,龚 振. 锂电池微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37(3): 297-304. 相似文章推荐(请使用火狐或IE浏览器查看文章)

解锁电池热管理技术:四大冷却技术比较

2023年10月20日 · 特斯拉4680CTC电池包内部的蛇形冷却板也采用了这种技术,以增大接触面积并提高冷却效果。图4 (a)锂离子软包电池的二次流蛇形通道冷却板示意图;(b) 方形LiMn2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