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 · 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新型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然而,碳纳米材料单独作为负极材料存在不可逆容量高、电压滞后等缺点,与其他负极材料复合使用是目前比较实际的选择。
2023年4月27日 · 一般来说,负极材料应该满足氧化还原电位要尽量低、结构稳定、比容量高、较高的电子导电率与离子迁移率和环境友好等条件。 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与非碳材料两类。 碳类是指碳基体系,主要包括石墨类负极材料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和中间相炭微球);石墨烯负极材料和无序碳负极材料 (硬碳、软碳)。 主要包括硅基负极材料 (Si0负极材料、硅碳负极
2023年12月13日 · 碳基化合物是被最高先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普适性、经济性和利于锂离子嵌入的层状结构等特性。根据其结构特征,碳基化合物分为易石墨化碳(软碳)、难石墨化碳(硬碳)和石墨3类。
2024年6月19日 · 硅碳负极材料作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材料结构,硅碳负极材料的卓越性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2017年7月10日 · 锂电池主要负极材料有锡基材料、锂基材料、钛酸锂、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
2024年5月29日 · 炭材料在锂电池中应用广泛,优势显著如高嵌锂容量、稳定电压输出及低成本,但也存在溶剂影响等缺点。通过改性、掺杂和复合等方法,可提升炭材料的性能,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2020年7月17日 · 锂离子电池重要负极材料有锡基材料、锂基材料、钛酸锂、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被称为锂离子电池的四个最高核心材料。
2018年7月26日 · 锂电池优点如下:能量密度大,可达120~260Wh/kg;工作电压高,3.6~3.7V;自放电率低,年自放电低于10%;无记忆效应,可以随时充、放电;使用寿命长,超过1 000次,可达2 000次;绿色环保,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 二、负极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处于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最高关键的环节。 按锂离子电池成本比例,负极材料占比锂电池总成本的25%~28%。
本文对主流碳负极材料进行了综述,从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主要碳负极材料的优缺点;简述了碳负极材料的主要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石墨改性的发展方向;概述了国内外负极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对未来商业化负极材料
2023年2月17日 · 通常来说,良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①具备较高的储钠比容量;②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结构变化尽可能小;③与电解液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不发生副反应;④具备较高的离子迁移率、电子导电率,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热力学稳定性;⑤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