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能耗少、柔性可卷曲、制造成本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有 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一直是国际上的学术热点.本文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对有
2020年5月12日 ·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 它只要被满足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瞬间就可以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
邓青云博士在肖特基型电池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所谓双层平面异质结,它与肖特基型不同之处在于电极之间插入的是 两层有机材料,一层为 p 型材料,另一层为 n 型材料。
2019年12月20日 · 三元共混有机太阳能电池、三元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构型及工作原理图。 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给体-受体-受体''(d-a-a'')结构的可真空蒸镀的小分子材料(图2)。
利用共扼聚合物C60体系的光诱 导电子转移理论,将共扼聚合物MEH 一PPv和富勒烯 (C00)的衍生物 PCBM按一定的比例掺杂制成体异 质结结构,由于两种材料互相掺杂, 掺杂尺寸在几个至几十纳米之间, 这样,在掺杂层内任何一处形成的 激子都可以在其扩散长度之内到达 界面处分离 形成电荷,因而可以获得极高的激 子分离效率。 第六页,共43页。 f• 1958:第一名个有机光电转化
2020年4月13日 · 介绍了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材 料的工作原理, 综述几种重要有机半导体的真空沉积镀膜法以及电池结构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有机半导体 ; 薄膜
2018年5月8日 · 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材料中激子分离效率,在器件结构设计上人们引入电子受体材料和给体材料,得到双层膜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之后产生激子,激子在给体受体界面产生快速电荷转移,电子注入到受体材料后,空穴和电子
2008年11月17日 · 本文介绍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近年来材料与器件结构等方面的进展. 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 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 是一种光伏器件, 于1954年在贝尔实验室首次发现. 开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单晶硅为活性材料的无机太阳能电池, 当时贝尔实验室报道的器件效率为4%. 无机太阳能电池通常是基于p-n结结构:p 区存在过剩空穴, n 区存在过剩
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结合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势,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较低的制造成本。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结构和应用。
2008年3月,大阪大学和大阪市立研究所宣布, 成功开发出了单元转换效率高 达5.3%的有机固体太阳能电池。 这一转换效率是通过采用纯度99.99999%以上的C60结 晶. 增厚混合薄膜至960nm实现的。 此次开发的有机固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为ITO (透明电极) 移率通常很低,在界面上分离出来的载流子在向电极运动的过程中大量损失。 这两点限制了. 双层膜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