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之前 ·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开发一类初层溶剂化壳层不含有机溶剂分子的复合水系电解液,克服了传统复合水系电解液在低温下脱溶剂化动力学缓慢的问题。
2024年12月17日 ·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方位、容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新型储能系统的有力竞争者,但水性电解液的使用会导致锌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的发生,严重制约锌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2024年9月10日 · 常用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在MnO 2 中掺杂金属离子 (K +、Na +、Cu 2+、NH 4+等)或者掺杂有机物 (聚吡咯、聚苯胺等)以提高其电导率并扩大晶格间距,稳定MnO 2 的晶体结构。 Sun等报道了一种NH 4+ 稳定的MnO 2 (NHMO)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高性能正极,通过稳定NHMO的晶体结构,促进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扩散。 Huang
2024年10月8日 · 新闻网讯 近日,麦立强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Organic-solvent-free primary solvation shell for low-temperature aqueous zinc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Cell子刊Chem上。...
2 天之前 · 该高熵电解液具有多种阴离子参与配位和高度无序的溶剂化壳层,能够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网络,并抑制界面副反应。此外,这种多样化的弱溶剂化结构能够降低 Zn 2+ 的溶剂化能,增强锌离子的扩散动力学,从而促进锌的均匀沉积和提高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图1.
2024年4月25日 · 本研究通过构建自组装单层(SAM)有效抑制了锌负极表面的析氢反应(HER),显著提升了锌离子电池(ZIBs)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一系列实验验证,证实了SAM能够破坏氢键网络,减少界面处水分子的密度,从而阻断质子传输,有效抑
2024年4月29日 · 广西大学尹诗斌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3D-Zn(002)锌阳极,通过电剥离法在KNO3溶液中制备,显著提高锌离子电池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3D结构有效抑制枝晶生长、析氢和副产物生成,展现出优秀的电化学性能,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提供了新
2024年10月17日 ·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麦立强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成功开发了一类初层溶剂化壳层不含有机溶剂分子的复合水系电解液。
2024年10月14日 ·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开发一类初层溶剂化壳层不含有机溶剂分子的复合水系电解液
2016年3月28日 · 锌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二次水系电池, 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放电过程高效安全方位、电池材料无毒廉价、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在大型储能等领域具有很高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对金属锌作负极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