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
2024-12-24 · 铝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技术,采用铝离子作为电荷载体。 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类似,但在电池中,铝被用作阳极,即正极,而空气氧气作为阴极,即负极。
2023年9月22日 · 同时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仍然是铝离子电池(AIB)面临的最高严峻挑战,尤其是对于在强酸性电解质中存在穿梭效应的高容量转换型正极而言。 基于此,北京科技大
让我们仔细看看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技术的最高新创新,以及它们如何塑造行业的未来。 锂电池技术的最高新创新 多年来,锂离子电池一直是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电源。 然而,最高近的技术进步的步伐使锂电池更加高效、可信赖且更具成本效益。
2024年12月12日 · 10日,记者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方位研究院获悉,该院新材料研究中心章伟立博士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刘凯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不对称锂盐,这些锂盐不仅能提高锂金属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和安全方位性,还为未来电池技术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2024年5月18日 · 近日,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 Wagemaker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高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标志着中核集团重大科研设施中国先进的技术研究堆全方位面开放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1月25日 · 前言 硅碳负极技术旨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应对传统石墨负极的局限性。硅具有更高理论容量,但体积膨胀问题曾是挑战。而目前,硅碳复合材料、硅氧化物等方案取得较大突破,并且已逐步实现商业化,硅碳负极技术改善了循环稳定性,推动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发展。
2024年9月10日 · 电池技术需要突破的方向有很多,比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方位、高性价比、耐低温、耐高温、寿命预测以及安全方位预测等。目前有一款热门电池能符合
快科技10月31日消息,太蓝新能源宣布,将联合长安汽车,于11月7日在重庆召开固态锂电池新技术发布会,分享双方在该领域的最高新研究成果。官方
快科技4月11日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官方公告,该所成功克服了硫化物全方位固态电池大型车载电池制作工艺中的最高后一道
2024年11月11日 · 硫化物固态电池有潜力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增加电池的续航里程,缓解电动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当前液态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理论极限为 350Wh/kg,而采用硫化物技术路线的固态电池方案可将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 500Wh/kg 甚至更
2024年2月25日 ·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用牵引电动机代替汽油车的内燃机并使用牵引电池组(通常是锂离子电池)来储存电动机驱动车轮的电力。 电池通常是锂离子电池,可通过插电、再生制动或使用内燃机充电。
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
2023年7月16日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将全方位固态电池容量提升至全方位球最高高水平。据界面新闻7月16日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菅野了次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
2023年5月30日 · 第一名财经从动力电池技术、材料两大维度,盘点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创新技术路线,以及各大厂商的卡位与布局,并探讨新型材料如何为
2024年9月3日 · 在现如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涨、技术大爆发的时代,对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也在提升。现如今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还是以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为主的
2024年3月8日 · 在业内看来,固态电池——尤其是彻底面不含液态电解液的全方位固态电池,跟现有的液体锂离子电池相比,之所以具有技术颠覆的潜力,是由于电池具有高安全方位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宽温度适应性、材料的选择范围更广等特性。
2023年7月5日 · 每经编辑:毕陆名据界面7月4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后,丰田公布了将其电动汽车电池的尺寸、成本和重量减半的雄心
2024年7月31日 · 最高新研究结果显示,微波辐射方法提供新解决方案,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瓶颈获突破。发表在7月29日《高水平功能材料》杂志上的一项最高新研究中
2022年10月11日 ·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为了研制无枝晶的高性能铝电池,来自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了一种由无机氯化物(氯化钠—氯
2024年9月4日 · 全方位固态锂硫电池能从根本上解决液态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同时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极具市场前景。与硫正极相比,硫化锂正极在循环稳定性、与负极的兼容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不过,硫化锂正极全方位固态电池存在导电性差和动力学缓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
2024年9月12日 · 目前液态锂电池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已近极限,而使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具备突破 500wh/kg的潜力,因此固态电池是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也是
2023年12月21日 · 电动EV动力电池在散热领域和监控领域有比较大的突破。本文我们说两个技术,我觉得还算是动力电池领域的小突破。一、快充技术 首先我们要说到的就是快充技术,CATL在2023年IAA(衣啊啊)国际车展上发布了神行超充,欣旺达发布了闪充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