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 · 中国储能企业要警惕"内卷式"的恶性竞争,坚持用自身技术、产品、服务及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势,打造出更值得信赖的中国知名品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2023年11月17日 · 针对中国储能产品出口企业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的问题,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张森建议,一方面,要加强中国对生命周期碳足迹体系建设,完善储能行业标准化体系。
2024年10月8日 · 从储能订单看,今年以来,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比亚迪、海辰储能、阳光电源等中国储能领域企业,已签订多个来自美洲、欧洲、中东、南美等海外地区的储能大单。
2024年4月9日 · 凭借着长期以来在国内市场积累的丰富技术储备与成本管理经验,中国储能企业有望在海外各个市场扩大其影响力。 然而,中国企业也需警惕在出海过程中种种挑战,对贸易限制、本地化要求、低碳转型等政策调整进行规划。
2023年9月16日 · 中国储能企业出海面临哪些挑战?有目共睹,目前国内储能领域的企业正积极加速扩展到海外市场,部分企业频繁签署海外储能大单。据中金公司预测,今年全方位球储能需求预计将达到189GWh,同比增长超过60%。尽管前景广阔,但道路并不平坦。
2024-12-25 · 今年1月以来,已经不断有行业内优秀企业与海外公司展开合作。但是,如今的储能市场,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中国储能企业承受着来自两边的挑战。国内外市场均存在变数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项目中标均价整体走低。
2024年12月12日 · "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众多储能和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最高严峻的现实问题。 储能掀起一波新出海潮,几乎储能全方位产业链都在加速出海。 上游矿企巨头早就开始冲向美洲抢占海外矿产资源,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分别在智利、墨西哥等地花费数十亿美元收购了锂资源项目;逆变器厂商在出海欧洲取得亮眼成绩后,亚非拉地区用户侧储能需求爆发也带动了储能逆变器市
2024年10月28日 · 中国企业出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向海外公司合作,提供储能产品或技术服务。 如近期海博思创与全方位球领先的智能储能、运营服务和资产软件提供商Fluence Energy, Inc.方达成战略合作。
2023年3月24日 · 海外储能市场已成为国内储能企业创收贡献最高大的市场。 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比亚迪储能相继宣布拿下美国储能项目大单,阳光电源、 派能科技 、远东电池、晶科能源频等频传欧洲户用储能市场捷报,科陆电子拿下南美洲最高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2023年9月8日 · 据我国海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蓄电池及零件出口额约3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5%;进口额12.1亿美元,同比下降32.5%;贸易顺差326.6亿美元,同比增长57.7%。 从月度出口来看,2月出口额最高低,达48.2亿美元;3月出口额达60.9亿美元,同比增长69.1%。 (二)出口市场:美国是我蓄电池及零件出口第一名大目的地. 美国、德国、韩国、荷兰、越南为我国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