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 · 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面向未来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机构,中心围绕未来储能和能量转换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材料开展研究,核心任务是通过基础研究
2023年5月13日 · 2.2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结构的镁基复合材料 机械球磨在储能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储氢领域,高能球磨法作为一种操作简便高效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镁基复合材料。通过简单的球磨法,具有不同形态和成分的MgH₂和催化剂可以均匀
2024年10月30日 · 近年来,在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负责人麦立强教授的带领下,团队长期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攻关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发表SCI论文600余篇,SCI总他引5.6万余次,撰写中文
2019年11月21日 · 纳米材料的多功能性可以为便携式、柔性、可折叠和可分布式电子设备提供电源;电力运输;和网格规模的存储,以及与生活环境和生物医学系统的集成。 为了克服纳米材料由于其高表面积引起的高反应性和化学不稳定性的局限性,应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粒子组合在纳米和微米尺度的智能架构中。
2024年12月3日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育德研究员课题组与俞书宏院士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先进的技术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Cellulose nanofiber-supported electrochemical percolation of capacitive nanomaterials with 0D, 1D and 2D structures"的研究论文
根据储能密度的计算公式,储能密度与击穿场强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提高材料的击穿场强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储能密度。最高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二维无机材料在增强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方面明显效果。本论文开发了一种以二维单层Ca2Nb3O10纳米片和聚偏
2024年4月29日 · 对于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热电、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基材料、超级电容器和储氢系统等能源相关应用,纳米结构材料因其高表面积与体积比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有利的传输特性、可调节的物理特性以及纳米级尺寸产生的限制效应。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技术在储能材料领域中应用的基础。 通过设计制备条件,可制备大小可控的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片材料。 此外,制备过程还需要考虑材料纯度、晶粒结构、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024年12月13日 · 2021年10月获悉,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林元华教授研究团队在无铅储能介电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对弛豫铁电薄膜材料的稳定的超顺电设计,实现了介电储能性能的显著提升,达到了152 J/cm3的超高储能密度。
2024年1月25日 · 可以使用基于复合材料和纳米结构生产的方法来构建具有类似功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 结果:CP 的纳米结构以其与其他材料的协同耦合而著称,这使其与过去二十年开发的其他纳米结构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