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 · 开发新型储能专用电池,采用水洗物理回收方式,核心材料经过修复再生后重新回到产品的制造环节。通过绿色可持续方法实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闭环回收与再生,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储能的循环商业模式
2024年12月17日 ·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包括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碳足迹报告、碳足迹声明等,适用于消费型、小动力型、储能型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2024年12月17日 · 本标准规定了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与要求,包括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碳足迹报告、碳足迹
2024年11月10日 · 我国建成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助力推进碳中和进程 储能作为全方位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方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4年5月9日 · 4月28日下午,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部门负责人吴彬受邀在人工智能与碳足迹专场分享主题报告,报告题目《储能产品的碳足迹计算规则介绍及电池回收的潜在影响分析》。
2021年1月30日 · 中国储能网讯: 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并要求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技术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加速发展。 一、碳交易规则. 1.交易组织。 生态环境
2024年11月8日 ·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4》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新型储能电站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2024年8月22日 · 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某个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以二氧化碳当量(CO₂eq)为单位表示。 其目的是量化和报告产品在原料、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和回收等全方位生命周期或部分生命周期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总量,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产品碳足迹的范畴通常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和
2024年9月25日 · 先进的技术液流电池、高效压缩空气储能产品、长寿命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快速提升。安全方位技术方面,从电芯、模块、电池簇、到集装箱系统的多级安全方位保障体系日趋完善,采用先进的技术的技术架构提供安全方位、可信赖的储能产品整机方案。
2022年11月9日 ·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全方位生命周期度电能耗和度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653 MJ和36.73 g,净能量效率为63.68%;运行阶段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最高大,分别为99.16%和90.49%;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寿命及发电时间都是全方位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全方位生命周期能耗对系统运行效率的敏感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