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 室温钠硫(RT-Na / S)电池在未来的大型固定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项新兴技术由钠阳极和硫阴极组成,它们均无毒,易于获取,丰富且成本低廉。 王云晓,周树雷和同事在文章1602829中总结了关键阴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电池配置的最高新进展。
钠硫电池具有很多独特之处:(1)比能量(即 单 位 质 量 或 单位体积所具有的有 效 电 能 量)高,理 论 比 能 量 为 760Wh· kg-1,实际 比 能 量 大 于 100Wh·kg-1,是 铅 酸 电 池 的 3~4 倍;(2)大电流、高 功 率 放 电 和 高 效 率 充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钠硫电池及其隔膜的制备方法.该钠硫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隔膜是改性微孔聚丙烯隔膜,负极是钠金属片,正极由正极材料涂覆铝膜形成,正极的正极材料侧与隔膜相向且与负极形成三明治结构;电解液以高氯酸钠为
2022年3月11日 · 近日,我院方晓亮教授课题组利用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双功能隔膜实现了提升室温钠硫(RT-Na-S)的电池性能。 相关研究结果以"Robust Room-Temperature Sodium-Sulfur Batteries Enabled by a Sandwich-Structured MXene@C/Polyolefin/MXene@C Dual-functional...
2019年7月1日 · 高温Na/S(HT-Na/S)电池、中温Na/S(IT-Na/S)电池和室温Na/S(RT-Na/S)电池的工作方式比较了Na/S电池正极、电解液和隔膜的最高新进展。 最高后,我们对使用合理技术生产更高效、更可信赖的 Na
2023年9月27日 · 根据国家《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预计未来钠硫电池或将更多用于小型储能场景,在安全方位问题未解决的前提下,市场应用占比较
简要介绍了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我国近年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在钠硫电池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叙述了批量化制备的650A.h大容量储能钠硫电池的关于材料制备、电池制备、电池模块制备及
2023年12月5日 · 结果发现: (1) 目前绝大部分提高多硫化物(NaPSs)转化率的策略均以抑制穿梭效应,促进缓慢的动力学为主; (2) RT Na-S电池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主要是S正极本质存在问题、电解液、巨大的体积变化以及多硫化物中间体引起的穿梭效应等。 本文期望为RT Na-S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室温钠硫电池 ; 氧化还原机理 ; 纳米结构 ; 隔膜设计
2024年4月9日 ·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下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始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以储能为目标开发大容量钠硫电池,在关键材料、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钠硫电池技术相关的研究进展。 1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中心钠负极设计的管式钠硫电池结构如图1所示。 电池以金属钠 (Na)和单质硫 (S)与碳 (C)的复合
2023年4月21日 · 结果发现: (1) 目前绝大部分提高多硫化物(NaPSs)转化率的策略均以抑制穿梭效应,促进缓慢的动力学为主; (2) RT Na-S电池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主要是S正极本质存在问题、电解液、巨大的体积变化以及多硫化物中间体引起的穿梭效应等。 本文期望为RT Na-S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室温钠硫电池, 氧化还原机理, 纳米结构, 隔膜设计,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