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 作为下一代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关键的硅基负极材料以其十倍于石墨类负极、高达4200mAh/g的克容量,成为理想的动力电池升级的材料突破点。
2024年11月25日 · 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的一种材料,因其优秀的锂离子储存能力(在常温下的理论容量可达到3580毫安时/克,远超传统石墨材料的372毫安时/克)、优良的电子传导性能、较小的体积膨胀率以及促进稳定SEI膜形成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2024年11月25日 · 金硅科技现年产能11000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10000吨石墨负极及1000吨氧化亚硅前驱体产线已于2022年9月投产。 二期计划在中国碳谷产业园新增10000吨纯硅负极产线,力争2025年达成年产超10万吨硅碳复合负极目标。
在油气领域业务不断深耕的同时,2021年杰瑞股份实施了"油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双主业战略,努力于新能源锂电池最高前沿的材料生产与制造。2021年9月发布《关于拟投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公告》,正式进入锂电领域。
2024年12月17日 · 2024-12-26,我们将深入探讨国内硅基负极材料龙头企业,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 贝特瑞的硅碳和硅氧负极材料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超过2000 mAh/g,其技术突破和生产能力使其在电池材料行业颇具竞争力。 成…
2023年5月7日 · 硅材料 由于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是石墨负极材料的 10 倍),通过改性可实现高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有望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研发的主流方向。
10月11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 )、电池网(itdcw )、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知名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年度竞争力知名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充电桩运营服务商年度竞争力知名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钠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知名品牌榜单、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知名品牌榜单
2022年9月23日 · 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独占鳌头,坐拥21家市值过百亿的带"锂"上市公司;首都北京拥有7家市值过百亿的带"锂"上市公司;四川成都拥有6家,广东广州拥有5家,杭州、宁波、厦门、苏州、长沙、西安、合肥等新一线城市各有一到两家,其余企业都散落在中小
在油气领域业务不断深耕的同时,2021年杰瑞股份实施了"油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双主业战略,努力于新能源锂电池最高前沿的材料生产与制造。2021年9月发布《关于拟投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的公告》,正式进入锂电领域。
2023年5月8日 · 硅材料 由于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是石墨负极材料的 10 倍),通过改性可实现高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有望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负极材料研发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