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铋钠(Bi0.5Na0.5TiO3,简称BNT)基陶瓷是一类重要的钙钛矿结构无铅压电材料,与其他无铅压电(如钛酸钡与铌酸钾钠)相比,具有居里温度高、自发极化大、电致应变大等优点,在致动器、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有望代替传统的锆钛酸
2018年11月2日 ·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家刚教授团队在钛酸钡基无铅压电陶瓷性能调控和物理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该团队利用"准四相点"处极化各向异性低的特性,以此为起点构建出了多相连续性转变的相界区域,提高了钛酸钡陶瓷的压电性能,并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合作,通过透射电镜、相场模拟、DFT计算和朗道自
2024年4月12日 · 鉴于此,清华大学林元华教授、南策文院士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态弛豫相的钛酸钡 (BaTiO3) 基无铅 MLCC 的高熵设计。 该策略通过降低域转换势垒有效地最高小化磁滞损耗,并通过晶格畸变和晶粒细化的高原子无序性增强击穿强度。
2023年10月6日 · 一种基于A位缺陷的低损耗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钛酸钡基无铅储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无铅介电陶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位缺陷的低损耗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钛酸钡基无铅储能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钡(BaTiO3)基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等众多的功能元器件中。 在钛酸钡的单晶材料中其应变可以达到~1%,而由于滞后性严重限制了其在驱动器、微位移器方面的应用。
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钡(BaTiO3)基陶瓷具有优良的压电,热释电和铁电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等众多的功能元器件中。 在钛酸钡的单晶材料中其应变可以达到~1%,而由于滞后性严重限制了其在驱动器、微位移器方面的应用。
2021年12月12日 · 近些年来,无铅储能材料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和广泛关注,而开发一种新的储能材料并使其满足高档的脉冲电子器件的应用更是具有重大的挑战。
2017年9月26日 · 在1220°C烧结的0.88BT–0.12BLN陶瓷中获得了最高佳的储能性能,其放电能量密度为2.032 J cm -3在270 kV cm -1时的充放电效率超过88%。 0.88BT–0.12BLN的储能特性在150 kV cm -1的电场下,在20至120°C的温度下也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2023年6月24日 · 本文介绍了用于储能应用的无铅钛酸钡基介电陶瓷电容器的进展。 首先,本文概述了现有的储能技术和电介质储能的基本原理。 然后,我们回顾了无铅钛酸钡基陶瓷作为陶瓷电容器介电材料的进展,并讨论了通过成分改性、各种制备方法和结构改性来提高储能
2020年11月5日 · 本文主要以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BNT)为例,讲述有关无铅压电 陶瓷的基础理论、离子掺杂和应用于储能电容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以及今后 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做出展望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