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稀土储氢材料目前主要有两个应用方向,镍氢电池和储氢装置。 镍氢电池广泛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工具及工业和民用电池,在安全方位性和低温性能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2023年12月20日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2022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报告"称,到2025年氢能利用可帮助减少全方位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并达到最高终能源需求的12%。 国际氢能协会预计全方位球2025年氢能总投资增加6倍,2030年增加16倍。 各国相继出台针对氢能的政策与规划,2019年6月二十国集团 (G20)峰会部长级会议提倡氢能经济;欧、美、韩、澳等地区和国家正式发布氢能
2022年12月5日 · 与当前普及更广的锂电池相比,稀土储氢电池具有储氢体系更安全方位环保、温度区间更宽等优势。 锂电池遇到寒冷天气放电很快,而储氢电池则在零下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仍能保持良好性能。
2018年11月6日 · 包头稀土研究院闫慧忠教授作了题为"高容量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的应用前景"的报告,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高容量超晶格无镁La-Y-Ni系储氢合金材料和高储氢密度稀土改性储氢材料。
2021年1月11日 · 在揭示了稀土镁镍基储氢合金相结构转变规律、生成条件及其对储氢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发团队通过改进金属Mg加料方式和生产工艺,实现了合金规模化生产要求的精确确控制和安全方位操作,所制备合金电化学容量大于360mAh/g、寿命可达到500次循环以上,并且
2024年10月14日 · 围绕石化化工、钢铁、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用氢需求,构建氢能制、储、输、用等全方位产业链技术装备体系,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和产业链完备性。 2024年7月
2020年4月9日 · 依托稀土资源优势和最高新核心技术应用,该生产线生产高容量、宽温区、高工艺、低耗电镍氢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一举打破日本在新型稀土A2B7储氢科技、工业技术和产品方面对我国的垄断。
2024年5月30日 · 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网络,可以在城市或农牧区的某个区域实现电力、热能和冷能的联合供应,能源输送距离短,能源利用率明显高于传统能源网络。
2020年11月16日 · 陈庆军研究员在稀土储氢与燃料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在相关材料、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报告以人类能源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规划开题,围绕人类能源消费经由"高碳到低碳乃至无碳"的历史必然趋势,深入分析国内外氢能与燃料
2024年9月24日 ·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如氢气、甲醇等)与氧化剂(通常是氧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污染排放和燃料多样化等优点。 稀土元素因其优秀的催化性能、离子导电性和稳定性,在燃料电池的多个关键组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镧(La):镧元素常被用作燃料电池正极材料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混合离子导体燃料电池(HICFC)和固体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