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 · 本文介绍了"高效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项目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研究团队与研究基础,研究挑战和项目预期
2015年11月2日 · 摘要: 将碳纳米管加入以硬脂酸丁酯作为囊芯的材料,脲醛树脂作为囊壁材料的原位聚合微胶囊体系,合成具有储热性能的碳纳米管微胶囊材料,研究了微胶囊技术与碳纳米管技术对硬脂酸丁酯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表面形貌与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采用
2023年3月17日 · 重点介绍了纳米纤维素基复合PCM浆、胶囊、纤维、薄膜和块等材料在PCM基LHS应用中的最高新进展。从纳米纤维素的固有性质出发,阐述了纳米纤维素在制备复合pcm中的作用。对纳米纤维素在LHS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024年4月29日 · MoS 2 是一种典型的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电子特性,在多相催化、锂离子电池和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24年12月11日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汪宏讲席教授团队在储能电介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uperior 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 Enabled by Molecularly Interpenetrating Interfaces in Layered Polymers"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期刊
2024年4月29日 · 对于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热电、锂离子电池、石墨烯基材料、超级电容器和储氢系统等能源相关应用,纳米结构材料因其高表面积与体积比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有利的传输特性、可调节的物理特性以及纳米级尺寸产生的限制效应。由于其高能量和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器是潜在的电力存储
2019年11月21日 · 从移动设备到电网,对高能量密度或高功率密度储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至少在纳米尺度上具有一个维度的材料为增强能量存储提供了机会,尽管也存在与稳定性和制造等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Pomerantseva 等人。回顾专门应用于纳米结构材料的电荷存储基本过程,并简要探讨潜在的制造过程。
2023年5月12日 · 成果简介 最高近,由于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和能源相关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引发了对可持续电化学储能和转换(EESC)的广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共价三嗪骨架(CTF)具有大表面积,可定制的共轭结构,电子供体 - 接受/导电部分以及优秀的化学和热稳定性。
2008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2015 年毕业于获复旦大学物理化学,获博士学位; 2015 年加盟南京邮电大学,现任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教师。 长期从事纳米功能材料、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及柔性新能源器件(锂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在 J
2024年9月2日 · 8 月 31 日上午,应窦世学院士邀请,武汉理工大学首席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麦立强,莅临上海理工大学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在先进的技术制造大楼 103 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能研院副院长吴超主持。
本书为"低维材料与器件丛书"之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电子器件及产品在不断小型化、轻量化和柔性化,这对新一代储能器件提出了"轻、薄、柔"的要求,柔性储能器件的设计是实现彻底面柔性自供电电子系统的前提。
2016年12月6日 · 厦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5;"高效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项目组 收稿日期:2016-12-06 出版日期:2017-01-03 发布日期:2017-01-03 通讯作者: 彭栋梁,教授,研究方向为低维纳米能源材料、磁性材料,E-mail:dlpeng@xmu .cn。 作者简介:谢清水(1987—),男,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钠
从电池应用的角度来看,将纳米材料电极用作锂离子储能材料的动机在于大幅改善能量、功率、循环寿命中的一项或多项。 纳米颗粒或纳米粉末电极材料,即传统微米尺度电极粉末的超微形式,是将纳米材料科学应用到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最高早尝试。
2019年10月8日 · 崔屹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能源存储与转化、纳米显微技术、纳米环保技术、纳米生物技术、先进的技术材料的合成与制造等等,以纳米技术为核心,多学科交叉,多方向并进是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碳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储能 "导师团依托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由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杨全方位红教授引领,成员包括两位国家杰青、两位科睿唯安"全方位球高被引科学家"、一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在碳纳米材料和电化学储能
纳米储能器件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制造的储能设备,常见的有纳米阵列电容、纳米尺寸超级电容等。 由于其结构特殊,纳米储能器件可有效提高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2022 Baidu.
作者:X-MOL 2021-05-17 对高效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需求,使得人们不断探索一些高性能电化学储能新体系。近年来,一系列电化学储能体系表现出突出的电化学性能,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Li-S电池、Li-S e x S y 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极材料是决定电化学性能的重
2019年12月26日 · 报告题目:一维纳米储能材料 报告人:雷丹妮副教授(中山大学广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时间:2019年12月30日15:15-16:00(周一下午) 地点:翔安校区文宣楼C504会议室 邀请人:瞿佰华 报告简介: 近年来,一维材料如碳纳米管等在储能领域
本书以纳米技术及储能材料为主线,介绍了纳米 技术及其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涵盖了纳米储能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和应用等方面。 主题词: 储能 功能材料 纳米技术
2015年8月1日 · 环保 硬件 新能源 纳米技术 储能 半导体/元器件 半导体 碳 半导体材料 项目介绍 革鑫纳米是一家纳米储能材料研发商,专注纳米储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助研发了硅纳米颗粒,主营碳、硅、锗等常见纳米材料及其改性半导体或化合物纳米材料的研发、应用与销售。
作者从能源器件中电荷的存储和输运等原理出发,介绍了储能用碳基材料的特点、种类及未来趋势;通过对碳材料的 纳米结构 化、复合化、有序化结构设计和功能导向组装,构建具有多层次
2024年10月9日 · 本文对超级电容器研究和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面分析。研究了关键材料,包括各种纳米碳、导电聚合物、MXenes 和混合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比表面积、定制的孔隙率和电化学稳定性。阐明了电荷存储机制,主要是双电层形成和快速表面氧化还原反应。
纳米颗粒作为一种增强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材料中。 同时,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多孔结构、设计微纳器件等,对储能材料的设计和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