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 · 固态电解质离子输运机制、锂金属负极锂枝晶生长机制、多场耦合体系失控失效机制为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三大核心科学问题,解决三大科学问题是创制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优化固态电池物理化学性能、推动固态电池发展的必经之路。
2024-12-24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研究员杨晓飞团队在全方位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结合了卤化物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率和
2024年12月2日 · 为加快适应国际电池材料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电池市场竞争新格局,本文对国内外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调研,厘清国内外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总结我国固态电池
2024年12月17日 · 最高近,LRM 阴极在全方位固态电池 (ASSB) 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这种方法消除了液体电解质,从而抑制了过渡金属串扰和固液界面侧反应。本文首先研究了 LRM 正极材料高容量的历史发展、晶体结构和机制。然后,它介绍了 LRM 阴极
2023年5月5日 · 全方位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 全方位球各国相继提出固态电池重大科技计划以及规模化生产时间线,竞争趋向白热化.本文梳理了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富锂正极材料在全方位固态锂电池中的失效机制, 其次综述了近年来富锂正极材料在不同固态电解质体系下的研究进展, 最高后总结和展望了富锂全方位固态锂电池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2024年7月1日 · 本文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技术体系、 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3 个方面着手,综述了国际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美国、 欧洲、 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路径、产业规模和支撑体系建设情况, 梳理了我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目标。 研究发现,我国固态电池正处于推广发展期, 在关键原材料、 关键科学技术瓶
4 天之前 · 并总结了使用富镍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全方位固态锂电池 合理的改进策略,以提高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最高后讨论了推进全方位固态
2024年8月1日 · 研究发现,以100%活性材料构筑的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在5000圈循环后保持初始容量的80%,其390 Wh/kg的高能量密度是目前所报道长循环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1.3倍。 该均质化正极策略将有助力于全方位固态锂电池的快速商业化,对开发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的储能设备具有重要
2024年12月13日 · 12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李丽教授、吴锋院士课题组在高比能全方位固态锂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对高镍正极设计了一种竞争掺杂策略,成功实现了异质原子(Ta)对高镍正极的体相掺杂,以及压电材料(LiNbO 3)对高镍正极进行表面修饰,同时提升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