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 通过对 ZnO 层的优化,制备出了具有优秀光伏性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在以 低浓度 ZnO 前驱体修饰过的 nc-ZnO 薄膜作为电子传输层的器件中,最高佳器件的 光伏参数为 Voc=0.57 V, Jsc=10.62 mA/cm2, FF=0.59, PCE=3.6%;而由 Mg 掺杂的 ZnO 薄膜作为电子选择层的器件获得了更优的光伏性能,在 P3HT:PC61BM 体系和 PTB7:PC71BM 体系中的最高佳光
本论文制备了基于有机材料尤其是非富勒烯材料的反向太阳能电池,研究了反向结构器件的形貌及其他方面优势,并通过不同的加工制备方法提高了电池的效率。
2018年11月29日 · 1.首次在自组织法(self-organization method)制备的倒置型有机太阳能电池(OSC)中采用廉价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阴极界面层,表现出超强的稳定性。 2.自组织法制备的倒置型OSC的能量转换效率首次达到14.0%。 中科院侯剑辉(通讯作者)课题组在自组织法制备的倒置型OSC中采用PVP作为阴极界面层和PBDB-TF:IT-4F作为活性层,能量转换效率
2023年9月28日 · 团队提出的对电极侧反型掺杂策略有别于传统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掺杂理念;重塑内建电势分布,而非提升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亦为破解有机光伏器件中的电荷收集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2016年3月3日 · 我们成功地展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利用基于小分子Phen-NaDPO的自组织电荷选择性阴极界面层来印刷高效的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OSC)。 与以前的研究不同,将Phen-NaDPO分子共混到聚合物/富勒烯共混物中,其中包含低带隙的二酮吡咯并吡咯-喹噻吩交替
5 天之前 ·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低成本、轻柔、可印刷制备等优点,成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 近年来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以其分子结构明确、高纯度、高重复性等优势引发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 1 。
本发明的目的为针对当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性价比的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光伏元件通过在金属正极和阳极修饰层中间引入一个缓冲层,能够提高器件的空穴收集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 本发明的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与目前只使用阳极修饰层的反向有机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更好的器件性能。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价比的
2024年10月19日 ·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具有质量轻、本征柔性,可溶液法加工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的步伐,但其能量转化效率(PCE)仍落后于无机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主要是由于其较大的非辐射能量损失导致开路电压较低。
2023年1月19日 · 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研究发现 PAA 不仅可以调控能级排列和钝化 ZnO 缺陷,而且可以促进活性层的 π-π 堆积,从而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且在连续白光照射和紫外线照射下均表现出优秀的稳定性。
2024年10月17日 · 中科院团队通过调节共混物电荷转移态无序性和反向电荷转移速率,开发高效三元体系,降低非辐射能量损失,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至20.25%。 研究揭示了电荷转移态无序对抑制三重态激子形成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