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在设计高电压钴酸锂电池电解液 ...

2024年10月8日 · 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以及双氟代碳酸乙烯酯(DFEC)溶剂体系(FEC-DFEC)的抗氧化性电解液设计,实现4.6 V高截止电压下钴酸锂材料的稳定循环。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研发方面 ...

2024年6月22日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研发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储能密度接近理论极限。 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梯度无序结构的钴酸锂正极(GDLCO),解决了层状正极中长期存在的由于高电压充放电引发应力集聚导致机械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基于高电压钴酸锂表界面 ...

2024年9月1日 ·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基于高电压钴酸锂表界面结构密实化的机理研究,进行了有效的表界面结构调控,实现了锂电池循环稳定性提升。

4.6V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2019年6月24日 · 该工作揭示了Ti、Mg、Al共掺杂对钴酸锂材料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阐明了从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材料亚微米尺度微观结构等不同维度材料综合设计对于提升材料性能的重要性,为设计高电压、高容量正极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团队在设计高电压钴酸锂电池电解液 ...

2024年10月24日 ·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在高电压钴酸锂电池的电解液设计从而构建稳定的界面相及其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以及双氟代碳酸乙烯酯(DFEC)溶剂体系(FEC-DFEC)的抗氧化性电解液设计,实现4.6V高

AdvancedMaterials综述:对钴酸锂高压稳定的结构理解 ...

2023年11月6日 · 近日,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锋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陈国华院士等人,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表题为 "Structural Understanding for High-Voltage Stabilization of Lithium Cobalt Oxide" 的综述文章。 该文章聚焦于LCO最高基本的结构,深入分析了LCO的结构及其高电压下的结构不稳定性因素,并从结构角度阐述了各种改性策略的根本机制

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2020年8月24日 · 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元素可以调控钴酸锂颗粒内部的缺陷及其分布,进而抑制钴酸锂材料在高电压充放电过程中导致材料电化学性能衰减的结构相变。 该结果近日发表在 Cell子刊《Chem》上( Chem. 2020, DOI: 10.1016/j empr.2020.07.017 )。

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赵庆贺团队在设计高电压钴酸锂 ...

2024年10月22日 ·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教授团队在高电压钴酸锂电池的电解液设计从而构建稳定的界面相及其机理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团队提出一种基于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以及双氟代碳酸乙烯酯(DFEC)溶剂体系(FEC-DFEC)的抗氧化性电解液设计

基于高压钴酸锂的高能量锂离子电池的改性策略 | 清华大学何 ...

作为第一名代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 2,LCO)具有高理论容量、长循环寿命和优秀的倍率性能。 提高工作电压可以显著提升LiCoO 2 的能量密度,然而往往伴随着电池循环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等问题,特别是在≥4.5 V的高电压下LiCoO 2 面临严峻的稳定性挑战,如不利的结构相变、产气以及电极-电解液界面演变等问题。 深入研究正极电解质界面膜(CEI)的形

高电压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2020年8月26日 · 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元素可以调控钴酸锂颗粒内部的缺陷及其分布,进而抑制钴酸锂材料在高电压充放电过程中导致材料电化学性能衰减的结构相变。 该结果近日以 Hierarchical Defect Engineering for LiCoO 2 through Low-Solubility Trace Element Doping 为题发表在 Cell 子刊 Chem 上。